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节日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游记的作文

时间:2025-06-18 08:43:09 游记 我要投稿

(精选)游记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记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游记的作文

游记的作文 篇1

  快乐的寒假生活开始了,因为在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不错,所以爸爸奖励我去旅行,于是我们把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大海!我真正体会了一次观沧海的感觉。

  这正是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我们远道而来,登上碣石山顶,东望大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在这浩淼的海面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矗立在岸边的礁屿起伏错落,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礁屿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丛生的草木在秋风中摇曳。定神细看,在秋风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显得渺小了。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岛上萧瑟的秋风掀起汹涌的波涛,汹涌喧腾海面是多么浩瀚无际。真是幸运极了,我们赞美不已,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意。

  寒假的这次观沧海让我体会到了海纳百川的感觉,真是令我难忘。下一次我还要去看祖国更多美好的大山大水!

游记的作文 篇2

  再写写和我一起学习的学员,都是一群可爱的人儿。晚上大伙儿一起走在苏州护城河畔,一起开心照相。有一位我们戏称老先生的,他居然是哈尔滨摄影协会的理事,他在QQ里,微博里发表在各地的图片和心情文章。这里的很多人都暗藏很多本事,所以和一个人在一起,不仅要看他(她)的外表,还要看深层的,在相处的日子里,才发现有很多人藏有很多很多本领,随时让人意外。还有个老王和小王,小王喜玩,还不顾老师的面子,大咧咧的在微信群里大喊旷课和游玩,让老师汗颜。老王就往群里轰炸照片,让照片在群里刷屏。

  我的同伴都是深藏不露的,她们都是刚毕业于大学,这些女孩子都是善谈而直爽的。一位西安姑娘是西工大计算机专业的,和我同屋,刚好她也是西安人。她很善谈,我两常常一起外出。还有一位北京的姑娘,她也常和我们在一起,她的性格直爽,喜报打不平,经常看见不喜欢的事情就大声指责,曾经因为公交车和私家车追尾而过去指责司机,又因马路上汽车大声鸣笛而大声责备。她很直率,很善谈,内藏丰富知识,在谈吐间透漏出丰富的内涵。于法律系毕业,经常在图书馆里为我推荐一些不错的书。她说她在单位是管制度、档案、给领导写演讲稿。这位直率、爱报打不平的北京女子,喜爱钻研历史文化,喜爱深究景点的文化传说和故事,相信她的头脑里应该装有很多很多知识和内容。还有一位天津姑娘,从她发的微信里说她在单位从事编辑,在某一个晚上独自闷在宾馆里赶写稿子并挣取稿费,还说挣取稿费很开心。她们在景点中喜欢在在美景的表面追究深层的含义和历史人文,会追溯到某一位历史人物,会深究到某一历史传说,这让我占了不少便宜,这样我的文字里才穿插了丰富的内容。 这就是我身边可爱的女孩,都是可爱美丽的姑娘。

  一群可爱的人们,在一起嘻嘻哈哈,无忧无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差四天就要学业结束,各奔东西了,这就是短暂的缘分,此后就是天涯海角,各自分离。

  在培训班上了一个段落,老师组织我们一起去周庄游玩,一路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感受着江南水乡的美景。

  车路过的宽敞的河水。说是要途径一个水中的隧道,就如同地铁钻入地下一般,这条隧道直接进入水中,在水底行驶很长一段时间,感觉真的很神奇。

  导游一路讲解,将我们带入周庄的历史和传说。当地到处在桌子上摆着阿婆茶的招牌,导游说这是吃饭的招牌,千万不要误解成喝茶。在阿婆茶旁忙碌的阿婆身穿兰色缀碎花的民族服装,笑脸盈盈的招呼着游客。

  周庄的右边是河水潺潺,小桥流水,左边是商业街,商业气息很浓。于是,江南水乡的印象分打了折扣。

  导游说这里出名的就是双桥,可仔细一瞧, 周庄的双桥原来是一座拱桥加右边的竖直而拱圆的楼梯就是双桥。于是两桥形成为垂直状,多少让我们意外。于是真正感觉到看景不如听景。河中摇船的阿婆穿着当地的服装,让人感觉回到江南水乡。我和同伴一起穿着店家租来的旗袍在拱桥流水边照了一张照片,三十元过了个照相干瘾。我也幻想想做个水乡里灵秀的女子。又忍不住买下了一件旗袍,对于当地民族风味的衣服爱不择手。总觉得这江南水乡就该配上旗袍,才能显出江南女子的韵味来。

  这里是沈万山的府邸,曾是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导游说:他家中的这顶轿子相当于现在的豪车。船从家中过,轿从家中出。古代的大家闺秀和富贵人士就是坐在这样的华贵轿子里出门和办事的。在厅堂,看见精致古朴的座椅。导游告诉我们,未出嫁的女子坐的椅子是没有靠背的,椅背是空的。出嫁过的女子椅背是实的。女子们坐在椅子上要紧并双腿,只能斜而端的坐于椅子三分之一的位置。另一个厅堂,是女家眷们休闲的地方,是女子们或端坐写字或斜躺于塌上,歇息娱乐的厅堂。在院子里看见一块奇俊的石头座落当年的大户人家在苏州会为了一块石头争破头。导游说能得一块奇俊的石头费劲心机,争夺强烈。还有一个厅堂是沈万山给子女读书的私熟。让子女学习的地方。这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转身进入另一个厅堂,就看见沈万山家的戏台,这里仿照当年的场景做成的仿真人物在精致古朴的戏台里吹啦弹唱。身处此厅,就能感受那种雍贵奢华的场面。

  走廊里随处可以看见美人靠,大伙儿都好奇的去坐一下,感受美人靠入座后的感觉。美人靠原来是长廊椅子上弧形的靠背。是传说古代大家闺秀柔柔弱弱的行走在美丽精致的雕花长廊里,由于弱不经风,而款款的斜坐于美人靠上,风儿轻拂她的青丝,河水倒映着她的秀美身影,一副典雅秀美的景色就那么浮出脑海。而旁边却有一位身穿当地民族服装的阿婆正在卖她的绣品,那些小孩子的鞋子静美绝仑,惹人怜爱。

  周庄右边是江南水乡,依河而建的房屋白墙飞瓦雕梁画栋,小桥流水叶舟,兰褂阿婆摇双浆。左边是很多的商铺。商业气息太浓,破坏了原始原味。

  应该是我们的`同伴们都累了,见了一个厅堂有很多古朴的椅子,就都坐了下来。可是导游却对我们说:这个厅的板凳名叫冷板凳,当客人到,主人不想见面,就让管家说主人不在家,让客人坐在冷板凳上,主人就是不肯露面,直到客人喝茶等到不耐烦而走掉。

  导游带领我们走到写着积厚流光的额下,说是门楼上的流字少一点。说曾经的沈万山不务正业,结交很多懒惰风流的闲杂人士。可是在沈万山父母去世后,沈万山大病一场。就发誓重振家园。于是和以前的朋友绝交,开始努力挣钱,于是七年将家业挣回。他在流字上少一点,代表给后代少一点,好让后代努力奋进。

  在一个厅堂里,导游指着头顶的一个方形洞口,对我们说:当年这个厅是会见未来女婿的地方。主人接待未来的夫婿,和女婿侃侃而谈,而小姐则在二楼的洞洞里偷看,相一下自己未来夫婿的模样。于是就可以想象,女子羞红着脸,在二楼悄然探身,似瞧非瞧,未语先羞的模样真的值得回味。

  一个厅堂里看见了沈万山的雕像,导游说朱元璋让沈万山建造城墙。明末《云焦馆纪谈》说得很具体,朱元璋和沈万三约好同时开工,结果被沈万三抢先三天完工,朱元璋在庆功会上举着酒杯对他说:古有白衣天子一说,号称素封,你就是个白衣天子。这话表面上是夸奖,实际上已经隐隐透出了杀机,大明江山岂能容许两个天子并存于世?而为什么沈万山没有建造园林,而只有府邸,是因为沈万山是一个商人,说是当年商人的地位不如文人,所以沈万山府邸就只有厅堂和厨房等,却没有花园,所以没有园林一景了。

  进入沈万山的厨房,厨房并不是太大,这里有一位阿婆正在卖她的点心,点心做的很精美,糯米糕,青团,糖藕等,看着就诱人可口。只是导游并未让大伙儿停留,于是我们只能饱饱眼福了。跟团的弊端就是导游会指导着游客在他希望的购物点购买特产,所以说导游的话魅力最大,左右大伙儿掏钱的方向。转身进入下一个厅堂,看见正厅摆放着沈万山的三桌可口的饭食,这些饭食是假的,但还是散发着诱人的色泽,尤其是万山蹄,更是酥软嫩滑,入口既化的感觉。导游告诉我们:厅堂中间桌子上的饭菜是敬鬼神的,这是不能吃的,另外两桌饭菜才是家人吃的。这就是大户人家的讲究,严格执行着家规,门第分明。

  在沈府的长廊里,放置着一个很大的金元宝,称为聚宝盆。而长廊的壁画里,雕刻着精美的壁画,其中一幅壁画一人手捧一枚金元宝,早已被游人摸的扁而平了。导游说,只要摸了壁画上的元宝三下,再放包里,就可以发财。于是大伙儿都去摸。那壁画上的金元宝都被摸的扁扁的,这都是游人争先恐后摸元宝的结果,这自欺欺人的方式也是一种安慰。

  流传最广的是聚宝盆说。传说沈万三本来是个穷打鱼的,某年中秋,和老婆一起坐在船头饮酒赏月。天上月华游戏人间,想从沈妻杯中偷口酒喝,没想反被糊涂的沈妻连酒带月华喝进肚子里了。十个月后,沈妻生下一个血球,剖开,是一白玉走兽。识货的人告诉他们,这是月华之物,可钓水中宝物。沈万三大喜,结果只钓到一只乌泥盆。沈妻准备拿来盛米,刚抓一把白米下去,马上自动生成整钵白米,夫妻俩这才知道钓到了聚宝盆。沈万三因此富甲天下。还有一个传说: 明代《挑灯集异》又说,沈万三贫时,曾梦青衣百余人求救,第二天一早,见一渔翁拎着一百多只青蛙,马上就要剖食,沈万三想起晚上的梦,就把它们全买了下来,放入池中。这天夜里,百余青蛙喧鸣达旦,吵得沈万三没法入睡,清早起来正准备赶走它们,看见青蛙们全围坐在一只泥瓦盆边,觉得奇怪,就把瓦盆拿回家,用作洗手盆。有一天,沈妻洗手时掉下一个银记,结果泥瓦盆迅速克隆了满满一盆银记。沈家由此财雄天下。

  这里的万山蹄是出名的,满街都在叫卖万山蹄。而导游则说:只有沈万山府外靠门的一家最好,虽然比别家贵10多元,却比他家地道好吃。于是大伙儿就争先恐后的购买万山蹄。我当然也赶紧买一个尝尝,感觉当地的特色风味。可是我真的质疑,满街的万山蹄,怎么可能别家的不是物美价廉,肯定是被导游垄断了生意。

  离开周庄,我也满载而归,收获了美景,也购买了万山蹄,美丽素雅的旗袍,照了一张江南美景的旗袍照片。收获颇丰。

  其实,我还想起同里的美丽,那身穿碎花蓝布的阿婆摇起桨橹,唱起悠扬的苏州小调,让歌声荡漾在碧水蓝天之下。船上的游客耳畔悠扬,眼前一片江南美景。而且,真的有临水伊人,或旗袍油纸伞,或碧玉佳人,水袖轻舞,抚琴而出,随处可见那绝美的景色和佳人。为什么呢?因为随处都有艺术照,十元一张的价格就可以享受到江南俏佳人的美丽。走在那悠长的街道,流水人家,听着久远的历史,彷如行走在时空长廊,那闺秀楼下的香樟树是否长过了墙头?那满树的茂盛是否随风摇曳?如此,便是媒人入屋提亲之日。知道吗?那香樟树在佳人年幼植下,在佳人出嫁之日打造成樟木箱,陪伴着佳人的一生。好美的历史,彷如看见那佳人期盼的眼神,那带着水乡灵秀之气的娟秀美丽。同里的回忆,让我怀念,怀念那畅游在细雨如酥的小巷,眷恋在那摇桨阿婆的柔美的歌声里。

游记的作文 篇3

  8月17日,我和妈妈还有几个叔叔阿姨乘上了开往福建的火车,直到第二天的早上7点才到达。我晚上就睡在上铺,在梦中期待着接下来4天的精彩行程。

  在这4天中,我们“上山下海”,与大自然作伙伴,玩得不亦乐乎,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就是第二天的白水洋之旅了。

  白水洋的水,浅则只能到我们的脚掌,深则也只是到我的腰间,这儿的水有缓的也有急的,缓的水轻柔地抚摸着身体,而急的水,如果你不和别人牵着手一起走的话,就很有可能被水流冲得不易挪步。白水洋的地是由一块块大石头构成的,没有坚硬的棱角,但经过长年的冲刷,石头表面已经变得十分光滑,所以你需要在鞋子外面套一双大袜子,只有这样,才不易滑倒。

  上午的`漂流并不是非常刺激,而下午的冲浪却是让我们连连尖叫。冲浪前,我们穿上救生衣,戴上护膝,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很刺激的冲浪区域,我们一共十多个人,工作人员让我们排成一纵队,后面的拉好前一个人救生衣的肩部,准备好了就下去,顺着水“走”就好了。我排在第一个,因为我体重轻嘛。“一二三——”我缓缓地下水,急促的水流一下子把我们冲下来,后面的叔叔阿姨也就顺势下来了。我们下来的那片水特别急,我们一堆人就直往前冲,而妈妈这个“胆小鬼”更是吓得连连尖叫。浪潮让我们一会儿这一会儿那地跑,幸亏我们戴着护膝,否则石头的撞击都会让手脚擦破皮。一开始还是很顺利的,可是才一会儿,我们十多个人的队伍就已经四分五裂了,只听后面的人在喊:“啊!散架啦!”我和妈妈现在是一小队了,可是,又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我们搁浅啦!怎么办啊!我们赶紧用脚蹬啊蹬啊蹬,终于快到终点了,我们刚想站起来,可是,却够不到石头了,妈妈也和我分开了,她比我还惨,“咕咚”喝了一大口水。再向前划划手划划脚,终于蹬到地了,我们赶紧站起来,从旁边爬上去,开始再次的冲浪······

  这次惊险刺激的白水洋之旅,实在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想忘都忘不了。

游记的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在厦门,那里有著名的“钢琴之岛”鼓浪屿,我喜爱它。

  鼓浪屿风光秀丽,那里有美丽的日光岩,厦门人说:“不到日光岩,不算到厦门。”还有风琴博物馆、古典园林的菽庄花园、皓月园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前来欣赏美景。

  我最喜欢的是日光岩,日光岩树木茂盛,高高的岩石山上有一个看台,看台上有一个像雷达一样的球,圆溜溜的,靠一根圆柱支撑着,一阵微风吹过,我真怕它掉下来!当我们登上日光岩的顶峰,可以眺望到远处的美景。夜晚的时候,漂亮的小街点起火焰似的`灯光,从高处看,一片灯光的海洋照亮了整个鼓浪屿,像一片火海。小巷里传出阵阵悠扬的钢琴声,吸引了特别多游客来居住,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有特色的建筑,让人赞叹不已。

  还有菽庄花园,那儿有著名的“四十四桥”,是由四十四座桥组成的,桥的旁边有“十二洞天”,它是一座巨大的假山迷宫,洞里设计得很复杂,似出口的地方,却是“死胡同”,要费很大的功夫才能走出来。

  除此之外,皓月园也值得一游,那里面有一座郑成功的雕像,这位民族英雄身披铠甲,手持宝剑,看着他,一股崇敬之情油然升起。

  我喜爱鼓浪屿,也为家乡的美景而感到自豪。

游记的作文 篇5

  x年除夕的上午,我和爸爸驱车前往东钱湖踏雪,去欣赏雪后的湖光山色。从车窗往外看,雪后的环湖公路上车不是很多,路中间的雪化的也差不多了,但马路两边的积雪很厚,不少地方冰雪水交融。雪后的湖滨很冷,山峰的倒影印在清澈的湖面,偶尔有一二只鱼鹰从寂静的湖面掠过。

  下车来到湖边,看到附近的群山、树梢、绿地上到处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不少树木被雪压得弯了腰,仿佛穿上了美丽的白外套在向我们行礼;几颗不知名的、开着粉红色花朵的植物,在大雪映衬下显得格外艳丽;不远处上午稻田耕地里,一大群麻雀在雪地里唧唧咋咋地寻找食物,它们东啄啄西啄啄,跳来跳去,给宁静的雪地增添了一份生机。

  在雪地上堆雪人是我们此行的美好愿望。在湖滨,我们找到一块好地方,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取出来,准备堆雪人。我先做一个小雪球,然后把它放在雪地里滚,过了一会,小雪球越滚越大,变成了一个大雪球,我就费力地抱起大雪球跌跌撞撞走向设定地点,再一趟一趟地来回搬运。一会儿功夫,一只与我齐肩高的`大雪墩就堆起来了。接下来是给它“整容”。我先给它按上一只圆圆的头,然后在雪人的脸部上方挖两只洞眼,用两颗红枣做成它的眼睛,再用一只胡萝卜做成长鼻王样子;接着,在湖边找来两根芦苇杆插在雪人的左右边,当做它的两只手,还把我们吃剩的饼干袋包装挂在他的“左手”上。这样,一尊“湖滨卫士”的雪人就堆好了。望着可爱的雪人,我和爸爸会心地笑了。

  在东钱湖踏雪寻趣,我感受到了雪后大自然的美妙和劳动的快乐。其实,我们生活中不缺少美好的东西,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努力创造,美和乐随处可见。

《(精选)游记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游记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游记的作文01-08

游记的作文(经典)07-08

游记的作文02-08

【精选】游记的作文04-27

游记的作文【经典】04-29

(经典)游记的作文12-18

[经典]游记的作文10-17

游记的作文【经典】04-03

(精选)游记的作文02-02

【精选】游记的作文01-06

(精选)游记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记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游记的作文

游记的作文 篇1

  快乐的寒假生活开始了,因为在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不错,所以爸爸奖励我去旅行,于是我们把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大海!我真正体会了一次观沧海的感觉。

  这正是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我们远道而来,登上碣石山顶,东望大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在这浩淼的海面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矗立在岸边的礁屿起伏错落,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礁屿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丛生的草木在秋风中摇曳。定神细看,在秋风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显得渺小了。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岛上萧瑟的秋风掀起汹涌的波涛,汹涌喧腾海面是多么浩瀚无际。真是幸运极了,我们赞美不已,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意。

  寒假的这次观沧海让我体会到了海纳百川的感觉,真是令我难忘。下一次我还要去看祖国更多美好的大山大水!

游记的作文 篇2

  再写写和我一起学习的学员,都是一群可爱的人儿。晚上大伙儿一起走在苏州护城河畔,一起开心照相。有一位我们戏称老先生的,他居然是哈尔滨摄影协会的理事,他在QQ里,微博里发表在各地的图片和心情文章。这里的很多人都暗藏很多本事,所以和一个人在一起,不仅要看他(她)的外表,还要看深层的,在相处的日子里,才发现有很多人藏有很多很多本领,随时让人意外。还有个老王和小王,小王喜玩,还不顾老师的面子,大咧咧的在微信群里大喊旷课和游玩,让老师汗颜。老王就往群里轰炸照片,让照片在群里刷屏。

  我的同伴都是深藏不露的,她们都是刚毕业于大学,这些女孩子都是善谈而直爽的。一位西安姑娘是西工大计算机专业的,和我同屋,刚好她也是西安人。她很善谈,我两常常一起外出。还有一位北京的姑娘,她也常和我们在一起,她的性格直爽,喜报打不平,经常看见不喜欢的事情就大声指责,曾经因为公交车和私家车追尾而过去指责司机,又因马路上汽车大声鸣笛而大声责备。她很直率,很善谈,内藏丰富知识,在谈吐间透漏出丰富的内涵。于法律系毕业,经常在图书馆里为我推荐一些不错的书。她说她在单位是管制度、档案、给领导写演讲稿。这位直率、爱报打不平的北京女子,喜爱钻研历史文化,喜爱深究景点的文化传说和故事,相信她的头脑里应该装有很多很多知识和内容。还有一位天津姑娘,从她发的微信里说她在单位从事编辑,在某一个晚上独自闷在宾馆里赶写稿子并挣取稿费,还说挣取稿费很开心。她们在景点中喜欢在在美景的表面追究深层的含义和历史人文,会追溯到某一位历史人物,会深究到某一历史传说,这让我占了不少便宜,这样我的文字里才穿插了丰富的内容。 这就是我身边可爱的女孩,都是可爱美丽的姑娘。

  一群可爱的人们,在一起嘻嘻哈哈,无忧无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差四天就要学业结束,各奔东西了,这就是短暂的缘分,此后就是天涯海角,各自分离。

  在培训班上了一个段落,老师组织我们一起去周庄游玩,一路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感受着江南水乡的美景。

  车路过的宽敞的河水。说是要途径一个水中的隧道,就如同地铁钻入地下一般,这条隧道直接进入水中,在水底行驶很长一段时间,感觉真的很神奇。

  导游一路讲解,将我们带入周庄的历史和传说。当地到处在桌子上摆着阿婆茶的招牌,导游说这是吃饭的招牌,千万不要误解成喝茶。在阿婆茶旁忙碌的阿婆身穿兰色缀碎花的民族服装,笑脸盈盈的招呼着游客。

  周庄的右边是河水潺潺,小桥流水,左边是商业街,商业气息很浓。于是,江南水乡的印象分打了折扣。

  导游说这里出名的就是双桥,可仔细一瞧, 周庄的双桥原来是一座拱桥加右边的竖直而拱圆的楼梯就是双桥。于是两桥形成为垂直状,多少让我们意外。于是真正感觉到看景不如听景。河中摇船的阿婆穿着当地的服装,让人感觉回到江南水乡。我和同伴一起穿着店家租来的旗袍在拱桥流水边照了一张照片,三十元过了个照相干瘾。我也幻想想做个水乡里灵秀的女子。又忍不住买下了一件旗袍,对于当地民族风味的衣服爱不择手。总觉得这江南水乡就该配上旗袍,才能显出江南女子的韵味来。

  这里是沈万山的府邸,曾是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导游说:他家中的这顶轿子相当于现在的豪车。船从家中过,轿从家中出。古代的大家闺秀和富贵人士就是坐在这样的华贵轿子里出门和办事的。在厅堂,看见精致古朴的座椅。导游告诉我们,未出嫁的女子坐的椅子是没有靠背的,椅背是空的。出嫁过的女子椅背是实的。女子们坐在椅子上要紧并双腿,只能斜而端的坐于椅子三分之一的位置。另一个厅堂,是女家眷们休闲的地方,是女子们或端坐写字或斜躺于塌上,歇息娱乐的厅堂。在院子里看见一块奇俊的石头座落当年的大户人家在苏州会为了一块石头争破头。导游说能得一块奇俊的石头费劲心机,争夺强烈。还有一个厅堂是沈万山给子女读书的私熟。让子女学习的地方。这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转身进入另一个厅堂,就看见沈万山家的戏台,这里仿照当年的场景做成的仿真人物在精致古朴的戏台里吹啦弹唱。身处此厅,就能感受那种雍贵奢华的场面。

  走廊里随处可以看见美人靠,大伙儿都好奇的去坐一下,感受美人靠入座后的感觉。美人靠原来是长廊椅子上弧形的靠背。是传说古代大家闺秀柔柔弱弱的行走在美丽精致的雕花长廊里,由于弱不经风,而款款的斜坐于美人靠上,风儿轻拂她的青丝,河水倒映着她的秀美身影,一副典雅秀美的景色就那么浮出脑海。而旁边却有一位身穿当地民族服装的阿婆正在卖她的绣品,那些小孩子的鞋子静美绝仑,惹人怜爱。

  周庄右边是江南水乡,依河而建的房屋白墙飞瓦雕梁画栋,小桥流水叶舟,兰褂阿婆摇双浆。左边是很多的商铺。商业气息太浓,破坏了原始原味。

  应该是我们的`同伴们都累了,见了一个厅堂有很多古朴的椅子,就都坐了下来。可是导游却对我们说:这个厅的板凳名叫冷板凳,当客人到,主人不想见面,就让管家说主人不在家,让客人坐在冷板凳上,主人就是不肯露面,直到客人喝茶等到不耐烦而走掉。

  导游带领我们走到写着积厚流光的额下,说是门楼上的流字少一点。说曾经的沈万山不务正业,结交很多懒惰风流的闲杂人士。可是在沈万山父母去世后,沈万山大病一场。就发誓重振家园。于是和以前的朋友绝交,开始努力挣钱,于是七年将家业挣回。他在流字上少一点,代表给后代少一点,好让后代努力奋进。

  在一个厅堂里,导游指着头顶的一个方形洞口,对我们说:当年这个厅是会见未来女婿的地方。主人接待未来的夫婿,和女婿侃侃而谈,而小姐则在二楼的洞洞里偷看,相一下自己未来夫婿的模样。于是就可以想象,女子羞红着脸,在二楼悄然探身,似瞧非瞧,未语先羞的模样真的值得回味。

  一个厅堂里看见了沈万山的雕像,导游说朱元璋让沈万山建造城墙。明末《云焦馆纪谈》说得很具体,朱元璋和沈万三约好同时开工,结果被沈万三抢先三天完工,朱元璋在庆功会上举着酒杯对他说:古有白衣天子一说,号称素封,你就是个白衣天子。这话表面上是夸奖,实际上已经隐隐透出了杀机,大明江山岂能容许两个天子并存于世?而为什么沈万山没有建造园林,而只有府邸,是因为沈万山是一个商人,说是当年商人的地位不如文人,所以沈万山府邸就只有厅堂和厨房等,却没有花园,所以没有园林一景了。

  进入沈万山的厨房,厨房并不是太大,这里有一位阿婆正在卖她的点心,点心做的很精美,糯米糕,青团,糖藕等,看着就诱人可口。只是导游并未让大伙儿停留,于是我们只能饱饱眼福了。跟团的弊端就是导游会指导着游客在他希望的购物点购买特产,所以说导游的话魅力最大,左右大伙儿掏钱的方向。转身进入下一个厅堂,看见正厅摆放着沈万山的三桌可口的饭食,这些饭食是假的,但还是散发着诱人的色泽,尤其是万山蹄,更是酥软嫩滑,入口既化的感觉。导游告诉我们:厅堂中间桌子上的饭菜是敬鬼神的,这是不能吃的,另外两桌饭菜才是家人吃的。这就是大户人家的讲究,严格执行着家规,门第分明。

  在沈府的长廊里,放置着一个很大的金元宝,称为聚宝盆。而长廊的壁画里,雕刻着精美的壁画,其中一幅壁画一人手捧一枚金元宝,早已被游人摸的扁而平了。导游说,只要摸了壁画上的元宝三下,再放包里,就可以发财。于是大伙儿都去摸。那壁画上的金元宝都被摸的扁扁的,这都是游人争先恐后摸元宝的结果,这自欺欺人的方式也是一种安慰。

  流传最广的是聚宝盆说。传说沈万三本来是个穷打鱼的,某年中秋,和老婆一起坐在船头饮酒赏月。天上月华游戏人间,想从沈妻杯中偷口酒喝,没想反被糊涂的沈妻连酒带月华喝进肚子里了。十个月后,沈妻生下一个血球,剖开,是一白玉走兽。识货的人告诉他们,这是月华之物,可钓水中宝物。沈万三大喜,结果只钓到一只乌泥盆。沈妻准备拿来盛米,刚抓一把白米下去,马上自动生成整钵白米,夫妻俩这才知道钓到了聚宝盆。沈万三因此富甲天下。还有一个传说: 明代《挑灯集异》又说,沈万三贫时,曾梦青衣百余人求救,第二天一早,见一渔翁拎着一百多只青蛙,马上就要剖食,沈万三想起晚上的梦,就把它们全买了下来,放入池中。这天夜里,百余青蛙喧鸣达旦,吵得沈万三没法入睡,清早起来正准备赶走它们,看见青蛙们全围坐在一只泥瓦盆边,觉得奇怪,就把瓦盆拿回家,用作洗手盆。有一天,沈妻洗手时掉下一个银记,结果泥瓦盆迅速克隆了满满一盆银记。沈家由此财雄天下。

  这里的万山蹄是出名的,满街都在叫卖万山蹄。而导游则说:只有沈万山府外靠门的一家最好,虽然比别家贵10多元,却比他家地道好吃。于是大伙儿就争先恐后的购买万山蹄。我当然也赶紧买一个尝尝,感觉当地的特色风味。可是我真的质疑,满街的万山蹄,怎么可能别家的不是物美价廉,肯定是被导游垄断了生意。

  离开周庄,我也满载而归,收获了美景,也购买了万山蹄,美丽素雅的旗袍,照了一张江南美景的旗袍照片。收获颇丰。

  其实,我还想起同里的美丽,那身穿碎花蓝布的阿婆摇起桨橹,唱起悠扬的苏州小调,让歌声荡漾在碧水蓝天之下。船上的游客耳畔悠扬,眼前一片江南美景。而且,真的有临水伊人,或旗袍油纸伞,或碧玉佳人,水袖轻舞,抚琴而出,随处可见那绝美的景色和佳人。为什么呢?因为随处都有艺术照,十元一张的价格就可以享受到江南俏佳人的美丽。走在那悠长的街道,流水人家,听着久远的历史,彷如行走在时空长廊,那闺秀楼下的香樟树是否长过了墙头?那满树的茂盛是否随风摇曳?如此,便是媒人入屋提亲之日。知道吗?那香樟树在佳人年幼植下,在佳人出嫁之日打造成樟木箱,陪伴着佳人的一生。好美的历史,彷如看见那佳人期盼的眼神,那带着水乡灵秀之气的娟秀美丽。同里的回忆,让我怀念,怀念那畅游在细雨如酥的小巷,眷恋在那摇桨阿婆的柔美的歌声里。

游记的作文 篇3

  8月17日,我和妈妈还有几个叔叔阿姨乘上了开往福建的火车,直到第二天的早上7点才到达。我晚上就睡在上铺,在梦中期待着接下来4天的精彩行程。

  在这4天中,我们“上山下海”,与大自然作伙伴,玩得不亦乐乎,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就是第二天的白水洋之旅了。

  白水洋的水,浅则只能到我们的脚掌,深则也只是到我的腰间,这儿的水有缓的也有急的,缓的水轻柔地抚摸着身体,而急的水,如果你不和别人牵着手一起走的话,就很有可能被水流冲得不易挪步。白水洋的地是由一块块大石头构成的,没有坚硬的棱角,但经过长年的冲刷,石头表面已经变得十分光滑,所以你需要在鞋子外面套一双大袜子,只有这样,才不易滑倒。

  上午的`漂流并不是非常刺激,而下午的冲浪却是让我们连连尖叫。冲浪前,我们穿上救生衣,戴上护膝,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很刺激的冲浪区域,我们一共十多个人,工作人员让我们排成一纵队,后面的拉好前一个人救生衣的肩部,准备好了就下去,顺着水“走”就好了。我排在第一个,因为我体重轻嘛。“一二三——”我缓缓地下水,急促的水流一下子把我们冲下来,后面的叔叔阿姨也就顺势下来了。我们下来的那片水特别急,我们一堆人就直往前冲,而妈妈这个“胆小鬼”更是吓得连连尖叫。浪潮让我们一会儿这一会儿那地跑,幸亏我们戴着护膝,否则石头的撞击都会让手脚擦破皮。一开始还是很顺利的,可是才一会儿,我们十多个人的队伍就已经四分五裂了,只听后面的人在喊:“啊!散架啦!”我和妈妈现在是一小队了,可是,又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我们搁浅啦!怎么办啊!我们赶紧用脚蹬啊蹬啊蹬,终于快到终点了,我们刚想站起来,可是,却够不到石头了,妈妈也和我分开了,她比我还惨,“咕咚”喝了一大口水。再向前划划手划划脚,终于蹬到地了,我们赶紧站起来,从旁边爬上去,开始再次的冲浪······

  这次惊险刺激的白水洋之旅,实在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想忘都忘不了。

游记的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在厦门,那里有著名的“钢琴之岛”鼓浪屿,我喜爱它。

  鼓浪屿风光秀丽,那里有美丽的日光岩,厦门人说:“不到日光岩,不算到厦门。”还有风琴博物馆、古典园林的菽庄花园、皓月园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前来欣赏美景。

  我最喜欢的是日光岩,日光岩树木茂盛,高高的岩石山上有一个看台,看台上有一个像雷达一样的球,圆溜溜的,靠一根圆柱支撑着,一阵微风吹过,我真怕它掉下来!当我们登上日光岩的顶峰,可以眺望到远处的美景。夜晚的时候,漂亮的小街点起火焰似的`灯光,从高处看,一片灯光的海洋照亮了整个鼓浪屿,像一片火海。小巷里传出阵阵悠扬的钢琴声,吸引了特别多游客来居住,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有特色的建筑,让人赞叹不已。

  还有菽庄花园,那儿有著名的“四十四桥”,是由四十四座桥组成的,桥的旁边有“十二洞天”,它是一座巨大的假山迷宫,洞里设计得很复杂,似出口的地方,却是“死胡同”,要费很大的功夫才能走出来。

  除此之外,皓月园也值得一游,那里面有一座郑成功的雕像,这位民族英雄身披铠甲,手持宝剑,看着他,一股崇敬之情油然升起。

  我喜爱鼓浪屿,也为家乡的美景而感到自豪。

游记的作文 篇5

  x年除夕的上午,我和爸爸驱车前往东钱湖踏雪,去欣赏雪后的湖光山色。从车窗往外看,雪后的环湖公路上车不是很多,路中间的雪化的也差不多了,但马路两边的积雪很厚,不少地方冰雪水交融。雪后的湖滨很冷,山峰的倒影印在清澈的湖面,偶尔有一二只鱼鹰从寂静的湖面掠过。

  下车来到湖边,看到附近的群山、树梢、绿地上到处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不少树木被雪压得弯了腰,仿佛穿上了美丽的白外套在向我们行礼;几颗不知名的、开着粉红色花朵的植物,在大雪映衬下显得格外艳丽;不远处上午稻田耕地里,一大群麻雀在雪地里唧唧咋咋地寻找食物,它们东啄啄西啄啄,跳来跳去,给宁静的雪地增添了一份生机。

  在雪地上堆雪人是我们此行的美好愿望。在湖滨,我们找到一块好地方,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取出来,准备堆雪人。我先做一个小雪球,然后把它放在雪地里滚,过了一会,小雪球越滚越大,变成了一个大雪球,我就费力地抱起大雪球跌跌撞撞走向设定地点,再一趟一趟地来回搬运。一会儿功夫,一只与我齐肩高的`大雪墩就堆起来了。接下来是给它“整容”。我先给它按上一只圆圆的头,然后在雪人的脸部上方挖两只洞眼,用两颗红枣做成它的眼睛,再用一只胡萝卜做成长鼻王样子;接着,在湖边找来两根芦苇杆插在雪人的左右边,当做它的两只手,还把我们吃剩的饼干袋包装挂在他的“左手”上。这样,一尊“湖滨卫士”的雪人就堆好了。望着可爱的雪人,我和爸爸会心地笑了。

  在东钱湖踏雪寻趣,我感受到了雪后大自然的美妙和劳动的快乐。其实,我们生活中不缺少美好的东西,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努力创造,美和乐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