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节日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我与地坛》读后感

时间:2023-03-21 13:58: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与地坛》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地坛》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1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染着无奈的色彩,有人老别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这或许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许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说。

  母亲最伟大,同时也最痛苦,尤其是作为一个被"命运击昏了头"的儿子的母亲。她面对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儿子,她总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儿子最终的幸福。甚至,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在心灵上有一份宽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灵上的"痛苦"与"惊恐"。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天底下的母亲最明白。伟大是一种无私的爱无私的承受。可,造化总在弄人,人世的无奈正在此。在史铁生第一次获奖的日子里,在希望能给母亲一个安慰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用自己的成绩给她一个小小的`安慰,那怕是让她有一个微笑,但是她却熬不住了,人世艰难,事与人违。

  多少的日子里,四季的风,四季的雨,从没有停过。无论春夏秋冬,总有些凄凉之意。春夜有淅淅沥沥的雨,夏日有黄昏入暮的斜阳,秋夜有纷纷凋零的落叶,而冬天则有漫无边际的大雪。

  但是无论怎样,只能独自慢慢地品味,慢慢地感受。苦也好,酸也好,随它去吧,人生就是这样。

  眼前,落日的黄昏,永恒与变迁的对比,()使爱情更无常了些。夕阳下携手同行的老人,也不知道曾经有过多少的日日夜夜,度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种素朴的,风雨无阻的真情,不会随时光流逝,但时光却把人从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无奈,友谊无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离去。而其中总有些味儿,奈人寻觅,或许是甜的,或许是苦的。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时光的流逝中,有些随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闲适;有些消散,如鸟儿不知何去何从。总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阴如飞的日子里,给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静的安逸。或许更好。

  人生总逃不过无奈,岁月飞逝,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面临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谓的哀号,永不如无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因为无言的背后,有一个人世的无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没有人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

  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好像一出戏,各有各的角色。然而,扮演何种角色,"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人世"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惶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他的话不难令人想到叔本华的悲剧哲学,所谓人生是一个悲剧,更何况无常。然而,人生的悲剧却是美的,因为,人总是面对它,并且给自己生的勇气,给自己思索的空间,所以才有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而活着的遐想。

  人生的事不能一一说尽,所以人生的关键还是用心灵品味人生的美。

  死亡是崇高的美,降临则是新生的美。而人生是从降临之时就走向了死亡,或许有一天"跑出来玩得太久了,便想起了它",或许不必想,自然而然,该来的总会来。

  命运的神秘、深奥,时常以无常的形式让人感到困惑迷茫。然而,命运却也洁白如水,时常感到一切本如是,不必多想,自寻烦恼,远不如漫步夕阳下来的美。

《我与地坛》读后感2

  桌子上静静地躺着几本泛黄的书,那只心爱的水杯也静静地在桌子上立着,杯中没有了水。乳白的日光灯透过那扇昏昏的玻璃,交织着流向远方,消失在这座小县城暗黄的天际。

  天冷了,窗外传来稀疏的落叶声。曾记得两年前,也是在落叶的秋天,我读到了史铁生,跟随着他年轻的记忆,我“来到”了天坛。我并不明白史铁生是谁,地坛又是怎样的。只是依稀记得有位追梦的青年,在最狂妄的年龄失去了双腿,也只记得地坛这个荒僻的园子,是唯一抚摸他伤痛的地方,也正是这个园子,让他重新站起来,找回生命的价值。

  还记得那天。当“史铁生”走了这句话传入耳中时,我竟没有太过失落的反应。只是当再次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再次品读他细腻的文笔时,才恍惚地意识到,这位支撑过几代中国人,在我心中最最坚强的人不在了……

  “想念地坛,主要想念它的安静,那安静,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一个天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史铁生说的很好,人生需要安静,安静地生活,安静地思考。也只要冷静思考,面对苦难时,我们才能坦然。史铁生静静地坐在地坛中,他看透了生命,死亡是一个必将降临的节日。于是,在苦难降临时,他是那样的安详。而一些人当生命遭遇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或是轻言放弃,生命便像流星一样还未闪光,便陨灭了。追逐名利也是缺乏安静。浮躁使大学教授为谋一官半职而勾心斗角,泯灭为人师表的'道德。浮躁使得某些公职人员丧失人民公仆的道德,跑出“只为领导服务,让领导先走”的荒谬之语。因此,生命的价值在于安静,让时间放慢速度,看清每一丝风叶飞动,理清每一缕愤懑和妄想,每一丝盼念与惶茫。

  史铁生走了,他没有一丝遗憾,他将自己有用的脏器,或者捐给患者,或是用于科学研究。他从23岁便站不起来了,但他的死,让他高高第站立起来了,而且站到了中国人的道德高坡上。生命或许很短,但精神的生命却因为精神的升华而万古不息。我想,生命的真正价值,便是乐于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已吧……

  轻轻翻动着那几页泛黄的书,耳边虽尽是繁华世界的聒噪,但心里却很安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回到了生命的零度。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说的,生命的零度一是指生命本无意义,二是指生命既然来了,便是向你来寻求意义。我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生命的价值因为人的追求而超越零度。我很喜欢“零度”这个词,虽有许些冰冷,但却是一种诚实,一种坦然。我们去追求生命的价值,是追求其中美丽的过程,而不是美丽的结果,萧伯纳曾说,人的理想的实现是一种悲剧,因为实现了理想,也就失去了追求的动力,人的生命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

  罢了,与其无限感伤生命,不如去追求生命的价值。这虽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但追求是人生永恒的价值。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追求生命的价值便是为社会的进步做了些什么。我们不是伟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时候我们很难做到,可我们能做的却很多。史铁生用一生的坚强诠释了他的生命的价值,诠释了他对社会的爱,对人的精神进步的贡献。我们可以以我们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安静地对祖国和社会贡献我们的一点微热,那么,我们生命的价值必将因为我们的努力而超越零度。

  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的人,他的生命便焕发了无限的价值。史铁生走了,他的《我与地坛》留给我们很多对人生、对精神世界的思考,他的坚强、对生命的追求、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必将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叶落了,我想地坛的树叶也该飘落了吧,属于史铁生的那片树叶或许正在轻轻地飘落,轻轻地贴在地坛的那片土上,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我与地坛》读后感3

  我与地坛——原来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扶轮问路,那么好手好脚的人,你们可曾向前方迈出过脚步?

  不是想说他对生有多么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说他对死有多么透彻的眺望,更不是想说他对命运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挣扎,那些语句太泛、太虚,对每一个曾被上帝无情摆弄的人都适用。我只是从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实的起伏,心灵的生生死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每一次复苏,都是对“生命零度”的叩问,叩问之后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里,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终弥足珍贵的一隅,那是他越来越乐观、越来越向上的源头。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轮椅,也要站起。因着爱,因着情,甚至因着对下一世的“白日梦”,虽然这“白日梦”是我等健康人种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说,“希望”又有什么用呢?“希望是不是在证明必可达到的前提下才成立呢”?“希望”只是“白日梦”的冠冕之词,其实两者一样可笑可悯,但给人安慰,给人愉悦,无须消耗,实是人生之最大精神。

  我并不认为他是多么坚不可摧的“钢铁人物”,你以为谁都是保尔柯察金?现实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总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结疤了,又复痛,复流血,复结疤,只要这血还是温的,还能流动,那么便不必在意它会痛,会流出,这样孤勇,直至最后平静接受它的冰冷与枯竭。

  正是由于这“写”,这比言语更为私密,更为透彻,更为生生不息的能力,才使得他的这生,在死的对立面上,永远存在。永远无力,但永远坚韧。

  人老了,多靠回忆活着。可是还是一种情况,像他这样的情况,因着回忆随时有无可延续的悲哀,才需要这样提前透支回忆,透支情感,透支热情,若无足够幸运,幸运得不被亲友遗弃、淡忘,那么必将是春水东流的万劫不复。

  其实这幸运,未尝不是取决于自己。这生,值得死来敬畏。这生,真实得让每一个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问自己:健康的自己,是否向前方也迈出过脚步?

  那前方,便是路远山高,人亡马遥的“零度”。

  他的勇气,是不畏惧这“回”,是迎向这“回”,拥抱这“回”。

  原来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我与地坛》读后感4

  在一个阴天。吃过午饭,虽然没什么可做的,可因为种种原因,心境糟糕。我随意点开读书网浏览,找找能够阅读的书。选来选去,《我与地坛》这个似乎在哪儿见过的书名吸引了我。点开网页,看了目录,字数并不多,便开始阅读。

  作者是位双腿高位截瘫的汉子,他每一天摇着轮椅去地坛转悠,一去就是十五年。他每次去地坛的时间都不固定,去了之后呆的时间也不固定。呆到自我想回去了才回去。

  作者去地坛的心境是极其复杂的。他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双腿,他抱怨命运的不公,他厌倦生活,他不明白今后自我还能干些什么,他甚至想到了死。地坛公园就在他家不远处,他以前不屑去的地方,此刻独自去了。安静的地坛公园成了他噩噩然混时间的好地方。他由最初漫不经心看着公园里的一切,变为细细观察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细细欣赏匆匆过往的行人,他最终给疲惫脆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归宿。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他渐渐地冷静了下来。他不再抱怨生命的不公,不再怨恼无所作为。他大胆地开启了一个梦,记录自我的所见所闻,记录每一天的所思所想,他要当作家。看惯了生活中平常的一切,他开始思考这背后不平常的东西,他甚至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母亲的突然去世,似一记闷棒,让他幡然醒悟,母亲对他的爱多么深厚。他在母亲去世之后,才开始回想那个从不打搅自我只是默默地关注自我的母亲。他后悔没有在母亲寻找他时叫一声母亲,他憎恨自我还假装没有看见母亲。他常常藏在丛林中,任凭母亲一遍遍地寻找。地坛的每一寸土地,有作者车轮的印迹,就有作者母亲深情的寻觅。可一切都来不及了,无论作者有多懊恼,有多后悔,他再也没有机会纠正自我的不是了。他给自我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这是一篇长篇散文,既有抒情,又富有哲理,句句情真意切。一开始阅读,便不愿放下。作者敞开的至真至纯的心灵,让人仿佛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忘记了烦恼。是啊,上帝肯定是公平的。作者认为,母亲因为在人世过得太苦,所以上帝早早地找了她去,免除她的苦痛。即便作者失去双腿,还身患重病,他也觉得上帝是公平的,因为每一天能来到地坛公园闲坐,是他的福祉。这要何等的胸怀,才有如此宽厚的认识啊。

  作者还说,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样维系自我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我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作者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能够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能够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所以作者认为,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理解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作者最终肯坦然理解自我苦难的生命,淡定地书写新的篇章。

  掩卷沉思,我敬佩作者灵魂的强大。我感激他在我今日心境极不好的日子,给了我启示。我要像作者一样,乐于理解生命给予的一切。欢乐、劳累和苦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仅有他们都有所呈现,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是一潭死水,才会激荡起美丽的漩涡。

  活着,好好地活着,无论现实的你是什么样的状况。

《我与地坛》读后感5

  史铁生的文字,很安静,很沉寂,很萧瑟,却也很坦然。一切尘埃落定,他的笔下,记录着春夏秋冬,记录着变或不变,记录着时光,记录着人世间的爱与奉献;在古老而沉静的地坛,感官被戏剧的放大着,一切的悲或喜都像在放大镜下被他详细咀嚼,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他才可以摆脱世界的目光,摆脱尘世的束缚,只有自己,思考着to be or not to be。

  关于人生——“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完美可以在巅峰时带来幸福感,缺陷却可以在低谷时带来坦然。相信地坛也有玉砌雕阑、门可罗雀的时候吧,那门壁上炫耀的朱红,那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磁铁般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还有那眼底充斥的向往,无不是它傲视周围的资本。可是当浮华褪去,时代更迭,当钦羡的目光统统散去,它会庆幸,坍圮所带来的坦然,自己用年华沉淀下来的那份古朴与率直,正如大地般,源源不断的向它输送着一份踏实。

  地坛如此,人亦如此。

  人只有在真正失去后才会思考什么叫拥有,只有在不幸过后,才能正视什么是挫折。他真的很幸运。在这嘈杂的世界上,还有一块圣洁的处女地供他栖息徜徉,审视自己的生活,直面人生的苦难,寻找活着的意义。让他有机会看到时光,看清自己的身影。

  关于母爱——“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的爱是坚韧而无声的。母爱韧如丝,她需要加倍的'承受儿子的不幸,还要承受因“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所带来的恐惧;母爱润如水,于无声中恰如其分的滋润着儿子心田每一隙干涸、脆弱而敏感的角落。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照顾着儿子的起居,揣测着儿子的想法,理解着儿子的倔强与敏感,母亲从未给儿子带来多少麻烦或不快。因为母亲的默默承受所带来的舒适感,甚至让儿子忽略了母亲的心情,仿佛不存在般,直到多年以后,母亲已然离去,这个迟迟没有参透人生的“少年”,终于听见了母亲的埋藏多年的呼唤,同时,也看到了天边那一道暖意的曙光。有过车辙的地方,也有母亲“茫然又急迫”的脚印。爱如空气,而母亲永远只是远远的看着,看着……

  关于角色——“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一句话,已道明一切。休论公道,不是说不公道,而是说在上帝的角度,每个人的价值是一样的,绿叶举出红花,丑女造就美人,众生度化佛祖。找到合适自己的角色,站对了人生舞台,为梦想奋斗过,哪怕是永远的平平碌碌,永远的默默无闻,依旧是高尚而值得敬佩的。红花固然绚烂,但是一片绿叶,又何不是为世界增添了一份阴凉呢?史铁生终究是幸运的。上帝很公平,在让他失去了身体的支撑点后,赐给他一座园子,一个精神上的栖息地、心灵上的避难所。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永恒与变迁的对比,使人世更无常了些。

  夕阳下携手同行的恋人,不知道曾经度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种素朴的,风雨无阻的真情,不会随时光流逝,可时光却把人从中年送到了暮年……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我与地坛》读后感6

  说实话,读过汪曾祺散文的轻逸潇洒,读过梭罗散文的自然空廓,读过林清玄散文的空灵明澈,却从未读过史铁生那般的痛苦中寻求解脱的挣扎。那么痛,又那么轻,像生命一样。痛苦中,轻盈仿佛就在那求死的一念之间。轻盈里,却藏满了属于生命的那一份沉甸甸的重量,重到肩背被压弯,重到灵魂都要破碎,重到亲手将它抬起的那刻世界都在为你而欢呼和嗟叹。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地坛里有作者对生命的全部思考。平凡人匆匆路过这荒芜的园子,四百年的时光,却未曾让这园子衰败。我想正是这匆匆过客们的生命印记赋予这座人类文明的产物能够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这里来过一对中年夫妻,园子看着他们由中年步入晚年,见证岁月流逝。这里来过一对兄妹,感情那么深厚,却抵不过一句命运,将爱变得那么难那么难,背负着世人的指指点点,哥哥将痴傻的妹妹抱起,抱起血脉里鼓动的'亲情,抱起生命里那一份沉重。这里来过一对母子,那是四年来好多好多个太阳落下的日子,母亲满怀焦灼地寻找着自己的儿子,找到了便在树影下看两眼然后转身离去,找不到便仍然独自忧心和害怕,而她的儿子正看着日影为残缺不全的身躯而疼痛不已,他们的目光追随着不知谁的背影,殊不知是生命中的阴影笼罩着他们。

  在这里,在地坛,在这样一个荒芜却没有衰败的园子里,命运的齿轮推着平凡的人们向前再向前。

  宿命的味道那么浓烈,让每个人都透不过气来。

  史铁生在地坛里絮絮写下那些痛苦的心情,那些挣扎的历程,似乎满满都是阴霾。可光明依然从黑暗的夹缝中透过,刺痛人们的双眼。

  “先别死,再活着试试看”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或许接受命运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或许接受苦难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来人间走一趟,就是将酸甜苦辣咸都尝遍。

  史铁生将所有苦难写成命运对他的修炼,其间有万千苦楚,他却挣扎着学会安然接受,然后再将平淡日子里的思考写成文字,为这个纷扰的世界留下一点哲思,留下一点痕迹,然后再如一滴水汇入大海一般,消失在这广袤的世间。

  这其中我最爱那篇《好运设计》。作者用一整篇文章去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生。一个人生来荣华富贵、身体健康、天赋异禀,直到成人都顺风顺水。似乎他应该是最满足于现状最满足于自己的一个人。但我们不禁要想,一个人若事事如意事事顺遂,从未遇到苦难,也从未遇到挫折,那他究竟因何成材?即便他已成材,志得意满无所求之人,又如何拥有进取心再往前冲往前跑向前看?又怎么会有进一步的成就。似乎人生总要有苦难。可是拥有诸多苦难的人生又怎能算作“走了好运”?那么“好运设计”似乎又变成了一纸空文?

  “所以你不能失去距离,不能没有新的企盼和追求,你一时失去了距离便一时没有了路途,一时没有了企盼和追求便一时失去了兴致和活力,那样我们势必要前功尽弃,那道阴影必会不失时机地又用无聊、用乏味、用腻烦和麻木来纠缠你,来恶心你”

  然而作者告诉我们,要有“距离”。万事万物,都不可过满,始终保持一段与“梦想”的“距离”。距离产生追寻,距离让我们渴望靠近,渴望让我们勇敢地去奋斗,奋斗不息让我们的人生拥有非凡的意义。

  在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我们背负着希望、压力、挫折、苦难、比拼、荣誉……

  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淖,让我们失去挣扎的力气,甘心沉沦。然而《我与地坛》告诉我们,苦难不可避免,正是因为苦难,所以我们拥有了与梦想的“距离”,也拥有了追逐与改变的勇气。

《我与地坛》读后感7

  在一个阴天。吃过午饭,虽然没什么可做的,可因为种种原因,心情糟糕。我随意点开读书网浏览,找找可以阅读的书。选来选去,《我与地坛》这个似乎在哪儿见过的书名吸引了我。点开网页,看了目录,字数并不多,便开始阅读。

  作者是位双腿高位截瘫的汉子,他每天摇着轮椅去地坛转悠,一去就是十五年。他每次去地坛的时间都不固定,去了之后呆的时间也不固定。呆到自己想回去了才回去。

  作者去地坛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他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双腿,他抱怨命运的不公,他厌倦生活,他不知道今后自己还能干些什么,他甚至想到了死。地坛公园就在他家不远处,他以前不屑去的地方,现在独自去了。安静的地坛公园成了他噩噩然混时间的好地方。他由最初漫不经心看着公园里的一切,变为细细观察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细细欣赏匆匆过往的行人,他终于给疲惫脆弱的'心灵找到了一个归宿。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他渐渐地冷静了下来。他不再抱怨生命的不公,不再怨恼无所作为。他大胆地开启了一个梦,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每天的所思所想,他要当作家。看惯了生活中平常的一切,他开始思考这背后不平常的东西,他甚至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母亲的突然去世,似一记闷棒,让他幡然醒悟,母亲对他的爱多么深厚。他在母亲去世之后,才开始回想那个从不打搅自己只是默默地关注自己的母亲。他后悔没有在母亲寻找他时叫一声母亲,他憎恨自己还假装没有看见母亲。他常常藏在丛林中,任凭母亲一遍遍地寻找。地坛的每一寸土地,有作者车轮的印迹,就有作者母亲深情的寻觅。可一切都来不及了,无论作者有多懊恼,有多后悔,他再也没有机会纠正自己的不是了。他给自己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这是一篇长篇散文,既有抒情,又富有哲理,句句情真意切。一开始阅读,便不愿放下。作者敞开的至真至纯的心灵,让人仿佛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忘记了烦恼。是啊,上帝肯定是公平的。作者认为,母亲因为在人世过得太苦,所以上帝早早地找了她去,免除她的苦痛。即便作者失去双腿,还身患重病,他也觉得上帝是公平的,因为每天能来到地坛公园闲坐,是他的福祉。这要何等的胸怀,才有如此宽厚的认识啊。

  作者还说,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作者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所以作者认为,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作者终于肯坦然接受自己苦难的生命,淡定地书写新的篇章。

  掩卷沉思,我敬佩作者灵魂的强大。我感谢他在我今天心情极不好的日子,给了我启示。我要像作者一样,乐于接受生命给予的一切。欢乐、劳累和苦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他们都有所呈现,我们的生命才不会是一潭死水,才会激荡起美丽的漩涡。

  活着,好好地活着,无论现实的你是什么样的状况。

《我与地坛》读后感8

  最近我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部散文不仅让我欣赏到了语言的魅力,更让我领悟到一个残疾人对于生命的冷静思考。

  如果不看作者简介的话,我完全想象不到这是出自一个残疾人之手。作者在最美好的年华,双腿截肢,遭遇人生的巨大变故。可是却完全看不到他对生活的绝望,甚至是些许的抱怨。

  在他的笔下,文字是那么灵动:“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中;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急行而去;······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换做是我,我可能会写自己有多么的痛苦,或者夸自己多么坚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仿佛这世界上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但是作者却抛开着一切不谈,他不写自己怎样痛苦地挣扎,尽管他却是经历过,忍受着。他只是自己一个人来到地坛,看着屋顶的檐头逐渐退去了颜色,看着地上的昆虫在慢慢

  地蠕动,看着地坛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有时合上书,透过斑驳的阳光思考生存的意义。这是需要怎样的坚韧!与他的命运比起来,我是多么的幸运!我还有爱我的父母,我不会像他一样只考虑自己,而全不顾家人,最后只留下叹息。

  作者笔下的地坛是个包罗万象的小世界,准确地说地坛里发生的一切都没逃脱作者细腻的眼光。

  病痛,让作者以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在这个地坛里,早些时候还能看到一个大妈,她伫立在角落里,用一种不安的焦急的眼光望着里面一个摇着轮椅的残疾人,可惜她后来不在了;还能看到一对经常来散步的夫妇,那位妇女挽着丈夫的手臂,从中年走到老年;在清晨能听到小伙子嘹亮的歌声,开始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后来是“卖布嘞”;还有一个每天围着地坛跑的年轻人,听说成绩还不错,只是因为犯了点“错误”,没有公开过他的成绩,直到有一年得了第一名;还有一对捡“小灯笼”的兄妹,后来才知道那个漂亮的女孩是个智障。

  这些故事看似毫不相关,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思考,比如默默的母爱,简单而平淡的爱情,对于挫折不幸的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健康地,平安地活着,这也是作者一直在寻找的问题的答案。

  人问什么要活着?答案是,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人早晚都要死,所以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所以要活着。至于要怎么活,与其说作者自己战胜了病痛,倒不如说是从那些平凡的人身上作者明白了要好好地活着。

  生活本来不是一件易事,会有各种烦恼,会遭遇各种不幸,但还是要活着,不是苟且地活着。但是如果想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片段,比如吃上一顿每餐,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生活其实也是充满希望的,到处都是对折磨过后的馈赠。没有苦就没有乐。

  地坛是作者心灵的园子,作者时刻没有忘记,也没有走远。在他的母亲去世后,在他的文章发表后,在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后,他始终不忘记里园子里看看,像以前一样静静地思考。如今,很多人已经开着打着“成功”字样的大船远去,却忘记了回去的路,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出发。也有人为了达到目的,打翻别人的船,让羡慕,嫉妒,仇恨在自己的心中蔓延,直到把自己吞噬。或许有一句话是对的: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回家的路!童年的那些快乐时光永远也找不回,只是在记忆里还有它的影子。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心灵的院子,给自己一个自由的思考的空间,想想为什么活着,想想身边的人,想想未来,想想梦想。它可以没有地坛那么悠久的历史以承载生命之重,可以没有高大苍翠的树木给人以莫名的敬畏。它只是一个安静的环境,纤尘不染,摒弃了那些丑恶与不快乐,操场边,妈妈的怀里,有凉风的屋顶。

  就像《中国合伙人》中的经典台词:生活有时候要按快进,有时候要按暂停。就让生命在此刻暂停。

《我与地坛》读后感9

  书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作者的回忆,也就是第一二部分的“记忆与印象”后边的部分主要是一些散文和小小说,内容比较繁杂但都折射着一些人生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开头很想引用书中的这句话: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地扎根在记忆里”。《我与地坛》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一本书,原因其实很简单,小学课文里节选了本书中的《秋天的怀念》与《合欢树》,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学的很多事都已模糊甚至淡忘但我的心里一直存留着那两篇课文中的一些场景,印象深的一个是母亲为了让瘫痪的儿子有活下去的希望而做的一系列努力,另一个是母亲突然离去,而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小时候写关于母爱的作文,总是在那凑字数,要么就是拿什么“优秀作文选”胡抄一通,内容大多都是“生病了,母亲冒着雨或者是雪把我背到离家很远的一个医院”那个时候总觉得“母爱”或者是“父爱”必然要轰轰烈烈,一定要伴随着什么大事才可以体现出来。慢慢长大以后才发现当时的自己有多么的愚昧或者说无知,其实,母爱的伟大恰就体现在一些微不足道我们总是会忽略的小事上。

  我们的母亲千差万别但我们所受到的“母爱”一定是一样的,母爱只有方式的不同,没有程度上的差异。我的妈妈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她对我的爱就体现在她的唠叨里,总是嫌我穿的够厚,吃的不过多,挑食……上了大学离家较远,耳边没有她的唠叨,没有曾经想象之中的轻松与自由反倒觉得很不习惯。

  其实人总是善于忽略自己身边的那些美好,等到有一天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曾经有多么地幸福。就像作者在母亲离去了后,在回想往事时才深深悟出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摇着轮椅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呆在地坛,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再也不能来这园中找自己了……

  此外,书中关于住院的那个文章也是使我印象颇深,可能是因为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吧。我住的病房原本是两人间后来由于医院病患太多加进来一张床。是一位72岁的老奶奶,来自农村,没什么文化,看起来很精神,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前几天是儿子照顾她,由于正值秋季儿子不久就回去收庄稼了。老人一个在医院,过了几天女婿过来照顾她。

  每次一日账单发下来时她总是在那嘟囔着要出院,老人说自己辛苦一辈子存下了一万来块钱,在医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久花的差不多了,自己已经72了,再活能活到哪去?自己没能力挣钱了,不能再给儿女们添负担。终于,在她的存款耗尽的时候她出院了。每次想到她时我总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受,只能用五味杂陈来笼统的概括。猛然间想到那次去乾陵,在地宫里于庚哲老师讲到盗洞时说道盗墓贼里父子盗墓时一定是父亲在上儿子在下,因为父亲不会杀儿子,儿子却有可能杀父亲。

  书中关于理想这个话题使我触动很大,没上大学以前我的梦想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我可以为这个梦想放弃玩的时间,把我的所有都用在学习上,即使每天站着都困得要睡去的感觉,但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觉得自己活的很充实,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上了大学后的梦想是四年以后我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最起码不能误人子弟,背着学生的骂名。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我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无端地想起曾经读过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不可以做和尚,但你不可以不想做和尚。他不是说梦想的到达,而是说梦想的永在。无论可否到达,都不可没有那样一份永久的供奉。梦想是我们前进的灯塔。

《我与地坛》读后感10

  如果有一本书浓缩的是人一生的日月精华,如果它带来的是无尽的感慨与感动,如果它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却还如同昨日般鲜活地流动在我们的血液里,那它无疑就是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了。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我与地坛》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本智慧。它让我们在另一个角度观察生命,在绝望和希望的临界点品味人生。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对于人生来说,最可怕的大概就是“生命的反差”。如果史铁生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状况,那倒恐怕没太大痛感了。可问题在于,命运为史铁生安排了一个残酷的圈套:先送给他一副比健康人还要健康的身体, 然后一个急转弯毁了他,这种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对于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来说,都是极其残忍的。面对这样的不幸和苦难,他开始了对生命的思索与追问。

  他“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他在书中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句话的沉着稳重深深撼动了我。生死不是我们能选择和掌握的,我们所能够做得只是好好地利用生与死之间的时间。 然而,面对挫折和苦难,有些人却选择了亲手扼杀自己的生命: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在写作公寓里含煤气管自杀身亡;中国当代诗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卧轨自杀这些事实让人触目惊心,留给世人的只有感叹和惋惜,追其根源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重视。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史铁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顽强地走了过来,文坛上多了一个新秀。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我们也应该为这一细节而感动,那是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作者朴实的一句话应当成为名言:“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母亲想帮助儿子走出困境却不知怎么帮;儿子一个人出去,心中害怕却不能阻止;儿子不愿有人跟着,母亲心中理解却难以忍受担心受怕的煎熬悄悄来寻,又时时提醒不能被儿子发现。这样的母亲注定是天底下活得最苦的母亲。就像作者在文中写到的那样,“她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当他的第一篇文章被发表的时候,他想与母亲分享快乐,很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再也不知道了,已经永远在天涯守护着他。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何必要让自己感到悔恨时才醒悟呢?还是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文中作者多次问到:“我为什么要活着?” 而我们又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 我在自己内心深处回答的是:为了母亲,为了亲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未尽的责任。

  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我与地坛读后感斯人已逝,翰墨留香。

  《我与地坛》并不随史铁生先生的离去而褪色,反而在时光的流转中更加熠熠生辉。

《我与地坛》读后感11

  看了《我与地坛》一文,我感受到了我与地坛的缘分,以及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崇高母爱之美子女若似山边草,在母亲心中也象珠宝。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了的。母亲对儿子是理解和尊重的。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躁、任性,用宽恕、顺从给儿子以尊重,心里却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作对了选择,使儿子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作者在《秋天的怀念》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生。

  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爱,也正是这种沉默和深厚的爱使作者读懂了母亲,使作者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经验储备。

  我想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总会遇到几件让自己感到不幸的事情,可是每个人对于“不幸”的理解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失业了,这便是人生的一大不幸,而有些人却完全觉得这不算什么。本文的作者史铁生命运把他逼上了绝境,双腿落下了残疾,以后可能再也不能站立起来了,可能每个人遇到这样的境遇都会感到悲观绝望吧!特别是家人都需要自己照顾和养活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反倒还要家人照顾自己,这时的心里想必会很不是滋味。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不止一次的追问到“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一个人在面临绝境时,是否还有活着的意义?当一个人看不到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之时,到底还有没有必要活着?我想作者曾经在地坛这个地方对“生与死”这个问题思索了很长的时间。在地坛经常出现的那个小女孩,从远处看,我们只会看到她的可爱和美丽,当我们知道她是弱智时,我们是否为她可叹惋惜,但正是这个小女孩活着,在她得身上才体现了美的意义,如果她死了便一切意义都不存在了,包括她与生俱来的美,虽然在她的人生中承受了苦难,但一个人能活在这个世上也就很不容易了。

  在文中史铁生写到写作就是为了活着,就是自己在绝境中所撞开的那条路,能让自己活下去的那条路,“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当一个人面对“生与死”时一切的理想和抱负都会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了,人们只会想到了用什么方式“活”?只会想到自己怎样活下去,这时人的本性便会完全暴露的显现了,一个人想要活下去获得物质比什么都重要,就这么直接,就这么现实,所有写作便是为了活着。

  本文作者紧紧围绕着人应该怎样面对苦难这一中心主题,一个人能过超越苦难,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对自我超越的最好的诠释,因此人活在世上本身就很不容易。

《我与地坛》读后感12

  如果有一本书浓缩的是人一生的日月精华,如果它带来的是无尽的感慨与感动,如果它如同一股四季融合在一起的囊括人生酸甜苦辣的风,如果它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却还如同昨日般鲜活地流动在我们的血液里,激情澎湃地撩动我们心中那条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那它无疑就是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了。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它深蓝深蓝的封面牢牢地扣住了我的眼球,很蓝很蓝,蓝得像风寒病人的脸,蓝得散发出一阵阵诡异而神秘的气息。它令我想到压抑恐怖无生还之地的黑洞。史铁生先生的文章也是蓝色的,但是它就像一个单调的调色板,有时候加点白色,有时候抹点蓝色,因此它的蓝是多样的丰富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绚丽而耐人寻味的蓝色世界。

  《我与地坛》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本智慧。它让我在另一个角度观察生命,在绝望和希望的临界点品味人生。

  生与死。这是一个在死亡线上侥幸被死神遗弃的幸运儿所必定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社会上麻木忙碌的人们所没有时间思考的问题,这更是一个人对生命绝望却还残留不舍的时候徘徊不定的问题。但是这不是一个正值狂妄年纪的热血男儿所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命运的作弄,史铁生先生便恰好在这个狂妄的时候成为了那个不幸的幸运儿。也正好,地坛适时出现,天时地利人和才酿造了史先生笔下的智慧。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句话的沉着稳重深深撼动了我。生死不是我们能选择和掌握的,它必定会来,它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此我们所能够做得只是好好地利用生与死之间的时间。不需抱怨生在何时,不需寻觅为何生,不需担忧死的降临,不需计较死后如何。人生就是旅途,人只能在一辆没有转弯后退刹车的汽车上乘坐,生是起点站,死是终点站。倘若你的心思在汽车的快慢变速中焦虑,在估计着终点站的方位,在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地上的坑洼,那么不论是沿途大自然的千姿百态,车窗外行人的友善微笑,还是街道上的霓虹灯影都会与之擦肩而过,遗憾地成为省略的过去。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我们何必去在乎它呢?我们不能匆匆忙忙赶时间似地跑完了一生,生命不是怕上班迟到的挤车族。

  母亲的`爱与关怀。史先生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一个睿智温柔的母亲,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支撑着他。他的文采,他的文学道路,他的人生感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母亲的睿智和引导。可惜的是,直到母亲去世,迟钝的史先生才能感受到那份浓烈的爱。那份迟到的真心实意的追悔莫及的情感在书中每个角落里激荡,不眠不休地警示着我们。任何情感,一旦错过了懂得珍惜它的时机,错过了履行回报它的有限期,再怎么后悔莫及也是徒劳。史先生含恨后悔为什么不能早些想到这句话:“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否则也许他就能早些懂事了。

  《我与地坛》中的一句话很让人痛心和感动“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是对母亲的追念,是史先生的遗憾和悔恨。独爱《秋天的怀念》。北海的菊花开了,却没有和母亲一同去看看。这种遗憾是一生的痛,无法言语的。

  母爱的重量是永远无法估量的和计算的。人类有再丰富再深渊的想象力也无法想象母爱的力量。风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但是我们能通过周边事物的动态来感受它的存在。其的强弱也是能感受的。它可以是只能吹起一片叶子的微风,也可以是能瞬间吞噬一座城市的飓风,也许它能更强劲。风是大自然的霸主,因为我们无法估量它,也许它能摧毁整个地球。母爱亦如此。

  《我与地坛》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智慧。细细地品读它,无尽的精彩会在思想中跳跃迸发,无尽的感动会在心里汩汩流动。

  最后再看看封面那片刺痛的蓝,却显得不那么惊悚。它更多包含的是疼痛与恐惧后对人生的豁然开朗,正如在披荆斩棘、翻山越岭攀上悬崖后眼前的海天一色,只是它在经历了生死的磨练后显得更加沉重且珍贵罢了。

《我与地坛》读后感13

  那是一座废弃的园子,坐落在一个角落四百多年。它如一位暮年的老人,那样隐忍,琉璃、朱红、雕栏玉砌是当初年少气盛的凭证;如今,浮夸的,无力的,是剥蚀了,淡退了,散落了……剩下的,是苟延残喘。

  这园子,是地坛。

  那是一个悲惨的青年,出生在芸芸众生之中。他也曾豪情万丈,心头翻滚着热血,想要去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可怜!命运造化弄人。仿佛一夜间的事,青年的双腿瘫痪了,在最狂妄的年纪,留下了一生的残缺。

  这青年,是史铁生。

  缘分使然,他们相遇了——一个濒临绝望的少年与一座荒凉寂寥的园子。他们有着极尽相同的生命遭遇:盛开以后的凋零,喧嚣以后的死寂。他们拥有过同样华丽的过去,也承受着同样失意的现在。

  正是有过同样苦痛的种种,才会让他们不期而遇,又相见恨晚——地坛用它的沉静、从容包容了史铁生的烦躁厌世。他们不尽相同的内蕴,就更像是那个荒园为史铁生准备好了一切——在一片浮华里为他设计了一个清幽的所在。每当史铁生脆弱的时候,去那儿,仅仅为了从一个世界逃到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没有嘲笑,没有怜悯,没有唾弃。他可以为自己疗伤,疗治另个世界带给他的心灵与肉体的伤害。

  这样微妙的联系,让史铁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希望与活着的乐趣所在。也正是这样的联系,让他开始用逐渐回暖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

  他感受到地坛暗涌的生命力,随处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地坛让他思考了命运,思考了人生,思考了归宿。他内心的情感一时间迸发了,他对于母亲的歉疚,对于母亲生前为他付出的心血的感激。如他自己所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我母亲的脚印。"……

  史铁生在这座古园中写作、思索,在他眼中,地坛似乎有了生命。他会着眼于那里的一片落叶,一声鸟鸣,一只爬虫……在史铁生与这园子朝夕的十几年光阴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那个练歌喉的青年,那个苦苦等待的捕鸟人,那个让他迷恋的女工程师,那个怪诞悲催的`长跑家朋友,还有那个令人惋惜的小女孩。他们坐标轴之上各自的生活轨迹都在地坛这一点与史铁生有了交集,他们彼此走进对方的生活,体味着上天为人人布下的曲折苦难。如他自己所言:"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就整本书而言,它在让我读到史铁生与地坛发生的种种的同时,也带给我思考——我们的生活不会处处都是好运。如果遇到了磕磕碰碰,那是必然,那是生活的设计。就如同我们不能设计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设计该如何面对种种命运。在一些看上去很难过又让人绝望的坎面前,可能会挫败,会怨恨,会迷茫……但这是生活该有的样子,没有什么过不去。

  书里有一段我印象很深——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在史铁生写下的这段看似平和朴实的文字之下,我感受到暗涌的命运长河,那条河曲折,有些地方甚至几近干涸,但这就是命运啊。我们不得不听从,又不得不接受,但我们对于那些不顺畅,是否能像史铁生那样坦然接受,并淡然对待呢?即使中间有挣扎着,但那不也是人生旅途中的旖旎的景吗?

  或许史铁生体悟到了上天予他的恩赐,无比珍惜又时时不安地等待分别时刻的到来……

  想到这里,思绪又慢慢被拉扯进现实世界里。回顾生活,确实,坑坑洼洼、烦恼遍地。但我只是笑笑,一并接纳这些荒芜。因为我坚信,当真正走过朝夕繁华之后,这些看似的种种苦难,亦是福祉。

《我与地坛》读后感14

  一个故事,一个有关一个残疾人的故事。他年纪轻轻就落得残疾,他不能和常人一样在操场在欢笑的跑来跑去,陪他只是他不得不带着的轮椅。他丧失了很多常人的快乐,但他还是很坚强。母亲的激励,自我的感慨,虽说也有惆怅的时候,但一次次的停过。他叫史铁生。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人世的情,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染着无奈的色彩,有人老别世的,有相遇陌生的,有聚散匆匆的等等。这或许是老天的安排,也或许人世本如是,不可言说。

  母亲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面对她那个被命运吓怕的儿子,她不曾放弃过。每天的鼓励与支持。她无时不期待她的儿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担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无私的母爱,一点点打动自己那心已冰凉的儿子。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终于她的儿子明白了,她的儿子懂事了。但,造化弄人,她自己已经不在了。留下了,她的儿子一个人的苦思。他的儿子一次次的希望时间可以重来,但逝去的不在回头,看着地坛从开花到落叶,从抽芽到朽去。没有了母亲的陪伴,只有自己孤单的一个人。

  看着大雪覆盖着熟悉的地坛,也许只能感到那种无能为力。时光匆匆,多少人不在后悔,今天做的明天后悔,明天做的后天后悔。无奈的摇摇头,只能但看这白雪皑皑的地坛。

  熟悉的人不在了,空有这不变的风景,人生好像一场梦。快醒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错下去。每个人如同过客,指不准哪一天自己就到头了,也许你会感叹自己还有好多事没有做,也许你还会不舍这尘世。但有谁可以去改变,超脱轮回。

  行文匆匆,人世也匆匆,在时光的流逝中,有些随意,如老人家喝酒的闲适;有些消散,如鸟儿不知何去何从。总之,事事匆匆,物是人非。在光阴如飞的日子里,给自己留些幻想,留些平静的安逸。或许更好。

  人生总逃不过无奈,岁月飞逝,孩提时代的无忧无虑一去不复返,面临的是人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谓的哀号,永不如无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因为无言的背后,有一个人世的无常,默默地忍受一切。没有人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

  铁生早老了,身体的病痛一次次打击着他,但,在他眼前,落日的黄昏,永恒与变迁的对比,使爱情更无常了些。夕阳下携手同行的老人,也不知道曾经有过多少的日日夜夜,度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人老了,情深了。那种素朴的,风雨无阻的真情,不会随时光流逝,但时光却把人从中年送到了暮年。

  相遇无奈,友谊无常,在人生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本就陌生,陌生地相遇,又陌生地离去。而其中总有些味儿,奈人寻觅,或许是甜的,或许是苦的。

  看不透,看不清,那些是过眼还是云烟。不懂,不清,那些是哭还是乐。尘世有太多的的不确定,也许不是可以说的出的。心有话,到了嘴边也许不再是那个味了。

  死亡,总会来,它难已预料。命运,总神秘,它让人心酸。

  夕阳还在照在那习惯了的地坛,一辆轮椅远去了,也许它不会再来了,也许它不会再出现在这习惯他的地坛,但他的文章已经永远留在这里。

  记住,曾经有个地方,叫地坛。记住,曾经有个人,就史铁生。

《我与地坛》读后感15

  史铁生双腿瘫痪时,他摇着轮椅走向那个苍凉又有着无限生机的地坛。

  于是地坛,不仅仅再是一个地方,一个坐标,更是史铁生内心寻找安宁的地方。

  在地坛里遇见的那对兄妹,却是他内心感触最深的。于是他开始思考人的一生要怎样才美好才完美,人的一生要怎样才幸运。但他最终却也领悟了。没有丑陋是凸显不出美丽的美好的,没有残缺的人是不会有人为自己健康的身体而感到珍惜,若世间的一切都如此美好,是乏味的是无趣的。

  至于“好运计划”史铁生认为出生在一个的中等知识分子家庭才是最完美的,人的一生也是需要苦难才会完美的。如若一出生便是“人生赢家”,这便意味着他也许一生顺畅,也许路上多了未曾经历过一丝一毫的挫折,挫折有时是打磨我们心境的,若未经历过挫折是无法打磨成一个完美的人格,这样的人内心必是有着些许浮躁的面对挫折,唯有战胜它才可以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成为一个拥有完美人格的人。

  史铁生双腿瘫痪时,长时间苦闷,唯有前往地坛才可以让他安宁下来。但有一个身影却是时常伴随着他,这就是他的母亲。担忧他出去时风险,但却更忧心他内心的烦闷。我猜想这样一位母亲,也许更清楚地坛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不仅仅是它的地理位置,它的布局以及她对她儿子的意义。于是备受煎熬的母亲只是望着他的儿子走向地坛,甚至恨不以身代受他的苦楚,儿子内心的苦闷在母亲身上便是双倍的。

  有多少母亲便是如这样一位母亲一般,爱自己的孩子胜过她自己,即使孩子有时候并不希望这样的关爱,甚至忍不住向包容着自己的母亲发脾气。于是唠叨,过分关爱甚至成为了她们的代名词。史铁生在双腿瘫痪之时,母亲对他的一切关爱也是支持他继续生活下去的支柱。甚至母亲匆忙离去也成了他的遗憾。又有多少人,在父母健在时倔强,不认输,不愿意承认自己心智以及行事风格的不成熟。于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已成熟,便屡次向自己的父母“抬杠”。还有在遭遇了不幸之后,沉论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不曾从自己的世界里抬起头来看看,看看身边,看看父母憔悴的面庞,看看身边的亲朋好友,在看看自己的模样。你不幸,但却更是身边关爱你的人都不幸,你悲痛他们却更是悲痛,不仅仅是为了你的不幸,更是为了你的颓唐。

  不幸降临在你身上是不幸,但幸运的是有如此多的人陪伴着你,有无数的'人怀着善意向你微笑,让你明白生命的美好。正如史铁生在医院时遇到的护士长和王护社的人,她们为他而惋惜,陪伴他十几年如一日,甚至指导他在书里找到一条明媚的道路。

  人甚至遭遇不幸,但只要心怀希望,向往光明便可获得美满。正如文中跑了十年才被教练注意到的长跑者,十年才如愿登上报纸跑出名堂,这甚至已成了他的执念。也许就最后的成功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也许我们在追逐的过程中,一开始也许只是为了终点,但是在途中我们会明白,我们会遇见最完美的自己,会成长,会开始欣赏途中的美景,终点不再是仅仅只是一个终点,是追逐途中的某一个中转站,我们终会再次起航走向那条不知名的远方。

  在最后的想念地坛里,史铁生写道地坛不再,地坛在心上。他终是明白,也是看淡了地坛陪伴他十数年,他也稍微释怀,放过自己。人过于执着于一件事,到最后往往也成了一个执念。史铁生拥有健康的身体,为此刘易斯成了他心中最完美的人,他渴望,羡慕却也难免有些许嫉妒。但在时光的洗礼下他成熟了,也是释怀了,于是地坛不再那么需要,但地坛仍在他心上。

  愿我们都能在时光中追逐着一件事,不必过于执着,关心身边关爱着自己的人,心怀希望,向往光明,无愧于已,带着别人的关怀,背着行囊轻松上阵,走过一站又一站的中转站,去走向属于自己光明的未来。

【《我与地坛》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读后感02-26

《我与地坛》的读后感02-05

我的青春我做主02-18

我成长我快乐作文02-25

我的青春我的梦作文02-19

我的校园,我的家作文03-14

我的青春我做主作文02-03

我的校园我的家作文02-07

我喜欢我的妈妈作文03-14